13937395739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  • 时间:2025-10-09 11:26:45

清晨推开窗,风里终于少了几分盛夏的燥热,多了丝若有若无的凉意 —— 原来秋天早已悄悄踮着脚尖来到我们身边。但这个季节最是 “调皮”,白天可能还是 30℃+ 的 “秋老虎” 肆虐,夜晚却可能骤降到 20℃,干燥的空气更是把皮肤里的水分悄悄偷走。别慌,这份超接地气的初秋养生指南,带你解锁 “润燥、防乏、护阳” 三件套,把换季日子过得清爽又舒服!


1、饮食:先润再养,少碰  “伤秋” 食物

初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 “燥”,空气湿度下降,体内津液容易流失,所以饮食核心要围绕 “润” 字展开,同时兼顾养肺健脾,为秋冬储备能量。


✅ “白色食材” 养肺又润燥

中医讲 “白色入肺”,初秋多吃白色食物,既能滋养肺部,又能缓解口干、咽痒等秋燥问题。

推荐食材:雪梨(煮水或蒸着吃,比生吃更温润,搭配川贝、冰糖效果更好)、银耳(泡发后煮羹,加莲子、百合能安神)、山药(蒸着吃或煮粥,健脾补肺,老人小孩都适合)、白萝卜(煮汤或凉拌,顺气润肺,帮肠胃 “减负”)。

懒人食谱:山药百合小米粥(晨起喝一碗,暖脾胃、润肠道)、银耳雪梨羹(下午当加餐,补水又抗饿)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✅ 喝对水,比猛灌水更管用

初秋补水别只喝白开水,搭配温润的饮品,润燥效果翻倍:

晨起喝蜂蜜水(水温 60℃左右,润肠通便超有效);

咽干人群喝麦冬茶(取 5-8 颗麦冬煮水,加少量枸杞,滋阴生津,缓解喉咙干痒);

熬夜后喝银耳莲子水(补津液、养气血,帮身体恢复状态)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❌ 避开 3 类 “燥火” 食物,给脾胃 “减负”

少吃辛辣刺激:辣椒、花椒、生姜等辛辣食物会加重体内 “火气”,让秋燥更明显,容易引发口腔溃疡、便秘;

控制生冷寒凉:初秋脾胃功能开始减弱,冰奶茶、冰西瓜、凉拌菜容刺激肠胃,导致腹泻、胃寒;

少碰油炸烧烤:炸鸡、烤串等油腻食物难消化,不仅会让 “秋膘” 悄悄长,还会消耗体内津液,加重干燥。

特别注意:初秋别着急 “大补”!很多人觉得秋天该补身体,早早吃羊肉、人参等温补食材,反而会让肠胃负担加重,出现消化不良。建议先从清淡滋补开始,比如用瘦肉、鲫鱼煮汤,等深秋天气更凉了,再逐渐增加温补食物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2、作息:早睡早起,适当午睡

夏天大家习惯熬夜,初秋如果还晚睡,很容易让 “秋乏” 变严重 —— 白天没精神、注意力不集中,晚上又睡不踏实。

建议把睡觉时间提前 1 小时:晚上 22:30 前入睡(此时阴气渐盛,早睡能帮身体储存阳气),早上 6:00-7:00 起床(跟着太阳升起的时间醒,避免赖床导致越睡越累)

如果白天实在困,中午可以小睡 15-30 分钟,别睡太久(超过 1 小时容易进入深度睡眠,醒后更昏沉),这样既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,又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。趴在桌上睡时记得垫个枕头,别压着颈椎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3、情志 + 运动:赶走 “秋愁”

初秋树叶开始落、天气变凉,很多人会莫名情绪低落,这就是常说的 “秋愁”;加上 “秋乏” 让人懒得动,越不动越没精神,形成恶性循环。其实只要选对运动、做好情绪调节,就能轻松化解。


✅ 选 “温和运动”,微微出汗最舒服

初秋运动别太 “猛”,过度运动、大汗淋漓会消耗体内津液,反而加重秋燥。建议选温和的运动,比如:

散步:早上或傍晚去公园走 30 分钟,呼吸新鲜空气,还能晒晒太阳(初秋阳光不烈,晒 10-15 分钟能补阳气);

太极拳 / 瑜伽:动作缓慢、柔和,能拉伸身体,还能平静心情,适合早晚练;

慢跑:速度别太快,以 “跑后不喘气、微微出汗” 为宜,运动后及时喝温水,别喝冰水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✅ 3 个小方法,化解 “秋愁” 不 emo

多去户外 “赏秋”:初秋有桂花、秋菊开放,去公园、郊外看看花草,呼吸新鲜空气,能缓解情绪低落;

喝杯 “疏肝茶”:情绪压抑时,泡杯玫瑰花茶(加 2-3 颗枸杞),玫瑰花能疏肝理气,帮你平复心情;

按揉 “太冲穴”:太冲穴在足背(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),每天晚上用拇指按揉 2 分钟,能缓解烦躁、焦虑,帮你睡个好觉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4、拒绝干燥,当心“秋凉”

初秋除了身体内部会干燥,皮肤和呼吸道也容易受影响 —— 皮肤脱皮、敏感,鼻子干、喉咙痒,这些小细节不注意,很容易引发大问题。


✅ 给皮肤 “喝饱水”,拒绝干燥脱皮

随着秋季的到来,空气湿度降低,容易干燥、起皮。所以初秋护肤的重点是保湿补水。

正确护肤:选择温和、滋润的护肤品,洗脸后及时涂抹爽肤水、乳液或面霜,锁住皮肤水分。每周可以敷 3到 4 次保湿面膜,给肌肤补充足够的水分,让肌肤时刻保持水润状态。

洗澡后及时涂身体乳:选含甘油、神经酰胺的身体乳,洗完澡 3 分钟内涂,锁水效果最好;

嘴唇别用舌头舔:嘴唇干时可以涂无香料的润唇膏,舔嘴唇会让水分蒸发更快,反而更干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❌ 别让 “秋凉” 钻空子,这 3 个部位要护好

初秋的凉不是 “猛一下子” 的冷,而是悄悄渗透的,尤其是早晚,不注意保暖很容易感冒、犯鼻炎:

护腹部:穿个小肚兜或高腰裤,避免空调风、秋风直接吹到肚子,预防腹泻;

护颈部:穿带衣领的衣服,或搭个薄围巾,减少冷空气刺激喉咙,预防咽喉炎;

护脚部:脚凉则全身凉,即使白天不冷,也别光脚踩地板,晚上睡前用 40℃左右的温水泡脚 10 分钟,能暖身又助眠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✅ 保护好呼吸道

室内放台加湿器:把湿度控制在 50%-60%(太干会刺激呼吸道,太湿容易滋生细菌),每天换一次水,每周清洁一次加湿器;

过敏人群戴口罩:初秋花粉、粉尘多,出门戴医用口罩,回家后用生理盐水洗鼻腔,换下来的衣服及时洗,减少过敏发作;

多喝温水:别等口渴了再喝,每天喝 1500-2000ml 温水,保持呼吸道湿润,减少干痒、咳嗽。

【润燥、防乏、护阳】坦然迎接秋天~

初秋是养生的 “黄金过渡期”,把饮食、作息、运动这些小事做好,不仅能远离秋燥、秋乏、秋愁,还能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基础。其实养生不用太复杂,跟着季节走,让身体舒服就对了~


微信扫一扫,
关注官方公众号